新华书房读书沙龙丨深耕文化“宝藏”,激活全民阅读新力量

2023-07-07 05:56:04 来源:新华报业网

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上,一群读书会“掌门人”走进了人们的视野。

由省委宣传部指导,省全民阅读办、新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“江苏读书会·全民阅读新力量”读书沙龙上,省十佳阅读推广平台《月月书房》主理人孙月月;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华泽书社创始人、“中国好人” 乐华泽;江阴市香山书屋创办人季丰;宜兴市惠人书友会创办人周乐秾等知名“书香使者”相聚一堂,或畅谈对阅读的理解和感悟,或讲述创办、运营读书会的心路历程、经验体会。台上激情澎湃的他们,是全省近6000家阅读组织、5000余名阅读领读者、7000余名阅读推广人和数万名阅读志愿者的生动缩影,也是全民阅读风潮中一朵朵绚丽的浪花。

读书会“掌门人”是一群怎样的人?他们在耕耘怎样的事业?来听听他们怎么说——


【资料图】

江苏是一座天然的“图书馆”

孙月月 省十佳阅读推广平台《月月书房》主理人

关键词 行走的力量

很小的时候,我就觉得我的家乡苏州很有意思。我家在沧浪亭街2号。左边是沧浪亭,五百名贤祠所在的地方;右边是公元1035年范仲淹创办的千年府学。可以说,从小我就被苏州文化所浸润。后来我在苏州广电开始做文化类节目,越来越发现江苏就是一座天然的“图书馆”。

2018年,从我和女儿的一封家书开始,《月月书房》正式问世,最初只是“月月姐姐”我一个人写公众号,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群人围炉而坐的读书会,《月月书房》不断地迭代、成长。接着,我们又把指尖的阅读,变成了用脚步去丈量,读者可能会在3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,看到苏州的民俗专家沈建东、吴文化专家施伟萍等老师和我像年轻人一样,出现在山塘老街、平江古巷,我们身上有一种行走的力量。

其实我们自己也在坚持做一本书,这本书就是用我们的融媒体短视频直播、推文分享等方式,把苏州的诗词经典、历史典故,借助指尖阅读,变为脚下行走的路。我们的作品主要分为两种:一种是行走的读书会,还有一种是短视频,大家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看到“月月姐姐”说方言,讲很多历史典故。比如说我们做园林读书会,我们不光把《诗游苏州》这本书拆解开,还会带着亲子家庭、书香志愿者到苏州园林去,把园林里的诗词楹联拓印下来;把园林里的假山,建筑的斗拱、花窗,做成好吃的园林方糕……

前几天端午节,我跟沈建东老师与孩子们一起,穿着厚厚的汉服,一起做香囊、做粽子、做手串。我们的江南文化小达人,邀约了他们的爸爸妈妈来,还有好多游客,整个路都被堵住了。我们从古胥门,到阊门,再到枫桥宝带、吴江平望、吴门望亭——每一个站点都有不同的方式做沉浸式阅读。走了一个半小时,我问孩子们还能坚持吗?他们说:“我们还能再走一个半小时。”

今年春天,我们开始把苏州《诗词300首》这本书变成脚下的路。“吴趋自有始,请从阊门起”,我们从陆机笔下的诗词开始行走,让书香家庭重新去寻找这些诗词典故里的苏州。

最近一次,我们去走读冯梦龙村,这次带的很多孩子都是新苏州人,在走读过程中我教他们苏州话,孩子们说,苏州是他们的第二故乡,爸爸妈妈也非常开心跟他们一起,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。

2019年南京的一次读书会,让我鼓起勇气开始迭代。当时我和一些亲子家庭一起读《坐在路边鼓掌的人》,读书会后,一位领导批评我说:“你还在用这么传统的方式做阅读吗?阅读不是表演,你要想着怎样让读书会鲜活生动、真正走到老百姓的中间去。”这么多年,我真切感受到,读书就是生活。有一句话说得好,“若没有了烟火,风雅不过是卷轴上那一抹苍白的祥云。”也许我们读了很多书,但是我们依然不知道怎么生活,我们所读的内容一定要跟生活做最好的连接。

于是我们一步步迭代阅读方式,走进苏州博物馆、苏州园林、苏州的大街小巷,把好的内容通过新的形式去传播。现在AI、元宇宙的时代来了,我们是否还可以戴着VR眼镜做沉浸式的读书会?

通过亲子阅读,我们一方面看到了江南文化的传承,另一方面,也看到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也在寻找和城市共同成长的力量。有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,在吴门望亭,这是大运河走进苏州的第一站,我们去了望亭中心小学,一个非常普通的乡村学校。孩子们早早地穿着汉服,手上拿着自己种的烤好的红薯,用苏州话唱着童谣在校门口等我。我们在农耕园走读,读书香文化、药香文化、稻香文化……活动结束,我已走很远了,回头看孩子们仍在跟我的背影挥手,这时候突然觉得,原来,这就是阅读的力量!

我想说的是: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告诉别人,我读过什么,不是为了附庸风雅,而是要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、创造自己的价值,做有底气、有文化自信的人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姚依依 整理

和振兴中的乡村一起成长

乐华泽 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华泽书社创始人、“中国好人”

关键词 乡村“绿洲”

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?如果你是一线阳光,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?”

1993年,18岁的我受《雷锋日记》启发,决定办一间书社,这在当时的乡村属于天方夜谭。我搬进粮仓,腾出自己的两间房,拿出积攒的500多册图书,又和小伙伴们凑钱购置了600多册图书和10多种报刊。有了这些珍贵的“财富”,1993年3月24日,华泽书社正式成立了,这是江苏省免费为村民服务的第一家农家书屋。

创办华泽书社的初心,是让村民枯燥寂寞的心田生出文化“绿洲”。书屋曾短暂地停办,但期间发生的两件事情,让我坚定了继续下去的信心:有村民沉迷八卦占卜,最终住进精神病院;有姑娘受庸俗读物影响,在人生关键问题上犯了糊涂。这让我意识到农村这片土地格外需要书香的滋养,想驱赶人们心灵的荒芜,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广阅读,把健康的种子撒在大地上。

华泽书社刚开办时,聚集了一帮爱书的年轻人,大家交流文学阅读和创作,后来渐渐变得更加“接地气”。上世纪90年代,农村面临的一大任务是扫盲。因为不识字,农民到粮管所卖棉花,到了之后才发现,把棉花的出售证拿错了。从教农民认清出售证上的“棉花”“粮食”“蚕茧”开始,我把“文字的力量”传递给了乡亲父老。除了在乡村推广阅读,华泽书社还给农民提供农业知识服务,根据农时印刷“科技小报”,或通过黑板报的形式科普知识。二十多年前,有村民承包了16亩蟹塘,一到夏天,螃蟹就大面积死亡。我得知后赶紧向他推荐了一本养殖类图书,他才知道养蟹要种水草,水草能为蟹的生长提供氧气和躲藏的场所。

时代在变,乡村面临的问题也在变。上世纪90年代末,农村青壮劳动力开始进城务工,留守儿童出现了。2004年,华泽书社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成立了乡村校外辅导站,给农村孩子构筑“第二课堂”,让他们在周末有个去处。2018年,华泽书社又整合资源开设周日“九点课堂”,组织趣味游戏、书法绘画、手工制作等素质拓展项目。12名志愿者老师加入了我们书社的志愿服务团队。

进入新时代,农村又诞生了新的需求。随着土地流转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农村老人开始关注健康养生,我们联系到卫健部门,下乡办健康讲座。村民特别希望了解党的创新理论和最新政策,作为盐城最早一批“百姓名嘴”,我把党的理论和政策带到了田间地头。

随时随地,不讲排场,三五个人,小凳子一放,我就滔滔不绝地开讲。作为一名读书会掌门人,这些年来我在理论方面较有研究,曾到省里参加哲学社会科学会议,也进党校培训过。和三五村民坐在巷口,村民问:刚颁布的《民法典》有啥用?我和他们打比方,我说村里议事都要找舅舅说理,其实我们每人有两个舅舅,除了生活中的舅舅,还有《民法典》这个“用法律来讲理”的舅舅。

都说“以书为媒”,对我来说,书中真的有“颜如玉”。2001年,我在《辽宁青年》上以“书社之旅”为主题发表了一篇文章,一个月后,我收到了一位内蒙古包头的女读者的热情来信,信中附赠了一枚邮票。就这样,我和爱人“以书为媒”,跨越大半个中国走在了一起。

书是有神奇力量的,三十年过去,当年创办书社时勾描的愿景,在今天一点点变成了现实。乡风更加文明了,封建陋习、天价彩礼等现象明显变少了,这里面离不开华泽书社“文艺化的宣传”,我们用快板、小品、打鼓说唱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,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。

眼下,华泽书社的服务方式进一步发生了变化,我们正勇敢地“走出去”,走进工厂车间,走进政府机关,走进高校和中小学,为“人”找“书”,也为“书”找“人”,但华泽书社扎根乡村的初心从未改变,它和振兴中的乡村一起成长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整理

让城市成为一间书房

季峰 江阴市香山书屋创办人

关键词 书香玫瑰

我办的书屋位于江阴高新区的香山路上,所以取名香山书屋。书屋原在我公司里面,公司有二十几名员工,我和他们订了两条“书香之约”:一是每周举办一次读书会,交流各自的读后感,每人轮流讲5分钟;二是鼓励员工每月购买一两百元的书,领工资的时候凭发票报销,如果没买,工资象征性地扣两块。就这样,阅读之风率先在我这间小小的公司兴盛了起来。

在公司办了几年读书会后,我发现,朋友也好,客户也好,都喜欢来到我们公司喝茶看书,参加每周六的读书会。有感于书香文化对人实实在在的浸润和提升,我想到把书屋向社会开放。

2012年正月,香山书屋开门迎客。书屋定位为“全民阅读 公益免费”,这里阅读、喝茶一律免费,氛围轻松舒适,大家还可以用读后感来换取咖啡和小零食。从“员工读书角”变身为“城市书房”,香山书屋渐渐生长出新的观念和主张。

我们一开始没打算用志愿者,来的读者多了,有人主动提出:能不能为书屋做点什么?这启发了我:书屋不仅是阅读的空间,也要通过传播书香,为社会实现“立人”的理想。鲁迅先生认为,“人立而后凡事举”。

于是十多年来,香山书屋积极探索“全民阅读推广志愿服务模式”,从2012年书屋吸引到第一批20人的志愿服务团队,到如今,在香山书屋登记的志愿者已超过1.8万人。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学生和退休老人。香山书屋的志愿服务是如何“星火燎原”的呢?

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:“第一次来,我们为您服务;第二次来,您为自己服务;第三次来,您为他人服务”。怎么服务?第一次来,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会为你倒上一杯茶,春风般熨平你的疲惫。第二次来,你自己服务自己,倒茶、清洗杯具、维护书屋整洁。第三次来,你就要为其他读者服务了。多年来,我们对志愿服务理念的强调,创造出香山书屋的运行模式——成为一名读者,然后是书屋的主人,最后是一名志愿者。

人们愿意在香山书屋做志愿者,和书屋“共建共享”的理念分不开。我一直说,香山书屋不是我季丰个人的,是大家的,是江阴这座城市的。经常来书屋的读者在这儿拥有他们的专用杯,这像一张身份标签,表明他是这里的主人,便自然而然以主人心态服务他人,推动书屋的发展。

17年过去了,香山书屋见证了很多变化。

首先是书的变化。书屋累计接受捐赠图书超过10万册,于是建起漂流书箱,一开始是实体的,后来简化成读者之间的“好书相传”。其次是空间的变化。以香山书屋为原点,我们在江阴开辟出22处共建共享的阅读文化空间,包括积极和政府协商,在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载阅读空间,让乡村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阅读条件。第三是人的变化。香山书屋刚开放时,过来的老人居多,到这儿吹吹空调、喝杯热茶,偶尔翻翻书。后来,没地方玩的小朋友经常过来玩。现在有了质的变化——以家庭为单位的阅读群体“集体”走进了书屋。

我想分享一个关于“书籍的力量”的难忘故事。多年来,香山书屋一直在做两件事,一是推广全民阅读,二是面对社会特殊群体,思考书屋可以为他们做什么。

2021年,我们和当地新华书店合作成立了一间梦工坊,招聘了11名残疾人,其中有个姑娘眼睛弱视,根本看不见人和书,怎么办?我们建议她先在香山书屋待几个月,通过听书和表达找到自信,在辅导老师帮助下,她参加了朗诵比赛,获得了市里的三等奖。几年间,这个姑娘从一开始的迷茫,到找到心仪的工作,还成了梦工坊的店长。这呼应了我们创办梦工坊的初心,那就是通过知识和书籍来改变残疾人的命运,帮他们重燃梦想。

我提出个说法叫“书香玫瑰”。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,如果这玫瑰就是一本本好书呢?我们坚信,书籍有力量,足以传递爱的芬芳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整理

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心

周乐秾 宜兴市惠人书友会创办人

关键词 认识“母鸡”

我来自宜兴丁蜀镇,是做紫砂壶的地方,我却做了读书会。我们惠人书友会至今办了十年了,对我而言,办这个读书会,就像树上的一片树叶掉下来,落叶归根的感觉。

为什么我认为办读书会是落叶归根?因为我年轻时比较穷,长期的经济压力,让我感觉到要坚持自己的读书爱好,必须找一条路活下去,也才能买得起自己喜欢的书。于是我下海经商,我居然成功了。真正读书后我发现,读书和经商并不矛盾,读书海纳百川,具有很强的包容性。

现在我们的书友会会员,范围从宜兴覆盖到无锡,到全国,甚至到全世界。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,既然做读书活动,何不做一个更大圈子的读书会,把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?阅读要有世界眼光,我们书友会的定位就是当代优秀中外文学内容的推广。

多年来,我投入了百万元来买书,买完书后我亲自送给别人,比如最近我就在送作家庞余亮的《小先生》。有的作家知道我们在送书以后说,“你已经在帮我推广书了,这个书应该我来寄”,我拒绝了,作家的时间也很宝贵。几天后,我收到了这位作家寄来的一箱30本书。我是做公益的,他寄给我这么多书,我当时真的很感动。这一箱书我没有放在家里,而是送给了能写书评的读者们,远的地方我用快递寄,近的地方我挨家挨户像邮递员一样送上门。他们读了以后,我让他们一定要写书评,通过这种“滚动式”的方法来推广阅读。

其实做读书会,也是我的一个私心,我年轻时特别喜欢余华和周国平,我想见见他们,这是我最大的心愿。余华所有的书我都读过,为了见他,我还准备了二三十个问题。我后来通过多种途径,在浙江师范大学找到了他。我们在一起聊了两天。聊天过程形成的3万字文字,后来在新媒体中发布,阅读量超过1000万。

同样,周国平来我的读书会,也是我一辈子都想不到的事,可以说是一个奇迹。2015年见到他,我就把我收藏的他的《尼采,在世纪的转折点上》拿给他看。书上写满了我当时阅读时候的书评,他看了以后,在扉页写下:“乐秾,书中知己”,这本书我珍藏至今。

除了余华、周国平,惠人书友会还采访过毕飞宇、叶兆言、周晓枫,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、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不少大家名家。我们为什么要见他们?钱钟书说过一句话: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,觉得好吃,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?然而,我们惠人书友会就是一个要认识“母鸡”的书友会,看他们怎么“下蛋”的。余华写出了《活着》《许三观卖血记》,周国平写了那么多哲理性的散文,我想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写出来。当我跟作家们面对面交流的时候,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伟大在哪里、才华在哪里。我还把他们带到我们惠人书友会的读者中,让他们感受作家的气质和创作状态。

通过零距离接触这些作家,我们读书会的会员从书本阅读,走向人的阅读;从全文阅读,到全民阅读,收获很大。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。

有一天我去理发,理发师与我很熟悉,我知道他平时也爱读书。他和我说,自己80岁的老母亲在医院住院,现在即将出院,6个子女没有一个人愿意接收照顾母亲。我听到这个事情以后感觉太奇怪了,怎么会这样!既然这位理发师爱看书,我就把我们读书会常年推荐的《弟弟最后的日子》拿给他看。他看后很受震撼,意识到这么做是不对的,于是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另外5位兄弟姐妹,告诉他们,“妈妈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,我们的孩子都在看着我们,我们希望自己的明天是什么样的,我们就怎么对待我们的妈妈。”这封信我也拍了照片,我当时就想,一位普通的理发师,文化程度不高,竟然有了这种想法和境界,并成功让他的家人也有所改观,现在他的妈妈被子女轮流照顾得很好。这件事情,让我发现了读书的力量,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心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姚依依 整理

图片: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余萍 陈俨/摄

关键词:

上一篇: 巴西总统卢拉呼吁南方共同市场使用共同货币进行贸易结算
下一篇: 哈马斯宣称对约旦河西岸枪击事件负责